“我总是紧张得心跳加速、手心冒汗,晚上怎么都睡不着……”
一位年轻白领在精神科门诊里这样描述她的日常。现代生活节奏快、压力大,焦虑情绪成了不少人的“隐形伴侣”,它来得悄无声息,却能搅乱整个生活节奏。
焦虑障碍是精神科常见疾病,表现为莫名紧张、坐立不安、易怒、注意力难以集中,甚至伴随胸闷、心悸、胃肠不适等躯体症状。西医强调神经递质失衡,比如血清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紊乱;中医则认为这类病症多属“心脾两虚”、“肝郁气滞”或“痰热扰神”之证,强调气机不畅、神志失调。
所以问题来了——光靠吃药能解决吗?当然不止!这就是精神科护士登场的时刻!
精神科护士不仅是配药、打针的“白衣天使”,更是身心调护的“心灵陪跑员”。在中西医结合的护理模式中,护士的作用尤为重要。
在西医方面,护士会帮助患者建立健康作息、监测焦虑量表评分、指导药物依从性,甚至通过心理支持疗法,如深呼吸、渐进式肌肉放松训练等,帮助患者缓解焦虑情绪。
而在中医护理方面,护士则更“有一套”:
耳穴压豆:通过刺激神门、心、肝等穴位,达到宁心安神、疏肝解郁的效果。
穴位按摩:太冲、神门、内关等穴位轻按数分钟,可缓解焦躁、助眠安神。
中药茶饮:推荐如酸枣仁、合欢花等组成的安神养心茶,在护理指导下使用,既温和又有效。
艾灸调理:如督脉灸、百会灸,既可温通经络,也能提升整体气血水平。
更重要的是,精神科护士往往是患者的“情绪窗口”,在与患者的交谈中了解其内心焦虑源头,进行个性化的中西结合护理计划,做到“因人施护”。
“护”疗不仅仅是技术,更是艺术——它连接着人的身心,联结着“药物”与“安慰”,平衡着“情绪”与“理智”。而在这个过程中,中西医的联合,不是简单的加法,而是“协同”的智慧。
结语 · 情绪有波动,护理能靠岸
焦虑虽常见,但并不该被忽视。精神科护士正是那道在“情”与“理”之间架起的桥梁,以中西医结合的温柔之手,为你的情绪安上“刹车”。下一次,当你焦虑来袭,不妨走近医院,看看那群既懂“草药”也懂你心的护理人吧!
文章源于: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健康委员会
编辑:杨娟 审核:何 玲
2025年8月27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