福泉66岁的刘先生,1个月来因饱受胸闷、气促的困扰到黔南州人民医院心血管内一科就诊。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其右冠脉严重狭窄伴重度钙化,更棘手的是伴有极其严重的钙化影,坚硬的钙化斑块几乎将这条至关重要的“生命通道”完全堵死,常规介入手段恐难以奏效。由于钙化病变极其坚硬,即便导引导管到位后,IVUS(血管内超声)导管仍无法通过狭窄段。“这种情况就像在水泥墙里打隧道,普通球囊根本撑不开。”石建主任解释道。
面对这块“磐石”般的病变,心血管内一科石建主任团队迅速制定“双剑合璧”的组合式治疗方案,以精准技术为患者打通“心路”。
团队立即启动了主动旋磨术,这是医院首次应用国产自主研发的旋磨系统。术中,一枚直径仅1.5毫米、转速高达120,000转/分钟的“金刚钻”旋磨头,在导丝引导下精准进入钙化病变段,以“蚂蚁啃骨”般的精细操作,将坚硬的钙化斑块逐步打磨成微小颗粒,成功打通了一条仅容球囊通过的“生命隧道”。
为进一步优化血管条件,团队紧接着启用第二项“利器”——国产微创震波球囊(Shockwave)。该技术通过球囊内释放的脉冲式震波能量,像“隔山打牛”般穿透表层钙化,精准击碎深层坚硬斑块,同时避免损伤正常血管壁。随着多次脉冲治疗,原本僵硬的钙化环逐渐松解,血管弹性显著改善,为后续支架植入创造了理想条件。
在完成充分的病变预处理后,团队顺利为刘先生植入了药物洗脱支架。术后造影显示,支架贴壁良好,血流恢复至TIMI3级(正常血流级别),原本堵塞的“生命通道”彻底畅通!术后当天,刘先生便感觉胸闷症状明显缓解;次日已能下床活动,恢复情况良好。
石建主任介绍:“钙化病变的介入治疗如同在蛋壳上雕花,既要碎掉‘硬壳’,又不能损伤血管壁,如今高龄、多病共存、重度钙化不再是手术禁区,从‘不能治’变为‘精准治’。目前心血管内一科已形成“术前精准评估-术中微创治疗-术后早期心脏康复”的全周期诊疗体系,为更多心血管疾病患者解开‘生命枷锁’!”